close
台灣文學館長廖振富(右)今(25日)天澄清,他只是論述該文價值,並未堅持高中國文一定要教這篇文章。 中央社 分享 facebook 台灣文學館長廖振富24日接受中央社訪問,解釋課綱爭議選文「七星墩山蹈雪記」的作者並非「灣生」,遭其他媒體引用批評是「愈澄清描得愈黑」。廖振富今天澄清,他只是論述該文價值,並未堅持高中國文一定要教這篇文章。教育部課審會近日討論高中國文課綱,普通高中分組為收集民眾意見,列出54篇推薦選文開放網路投票,引起激烈筆戰。例如有媒體引述受訪者的話,批評課綱刪除韓愈、歐陽修的經典文章,卻選了「灣生」的作品,指「七星墩山蹈雪記」作者中村櫻溪是灣生(在台出生的日本人)。台文館長廖振富昨天出席台灣文學學會記者會,會後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指出,中村櫻溪並非「灣生」,而是道地的日本人,於1899年來台擔任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教授,當時已47歲,1907年離台。廖振富並在受訪中,論述「七星墩山蹈雪記」的文學價值,以及背後的文化意涵,文中論述的七星山、北投、北門等地景,很適合作為現代學子在地體驗教育的一環。中央社報導刊出後,為「風傳媒」引述,認為是「愈澄清描得愈黑」,稱「國文」課綱的「國家」是中華民國,選灣生作品已經沒頭沒腦,但至少是出生在台灣的作者,選到日本漢學家的作品,「要把自己的國家推到殖民時期的日本」?對此,廖振富今天再向中央社澄清,他並沒有強烈主張高中國文一定要收入日本人的漢文作品,只是論述該文的文學和教育價值。如果他的立場是認同日本人,就不會在同一段訪問中,為蔣渭水的抗日文章「送王君入監獄序」澄清,也不會寫過關於日治時期監獄文學、治警事件的論文。廖振富認為,國文選文除了本身文學價值,也可在教學中,帶入文化發展脈絡。例如「七星墩山蹈雪記」可以帶到日本在台漢文學與殖民地台灣交會的歷史背景,「送王君入監獄序」則可帶入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監獄文學。「收不收,我沒意見,我的意思是若收入,也很有意義。」廖振富認為國文教學應喚醒學生在地經驗,進而啟發共鳴、增加學習的興趣。他10多年前就曾編寫過清代文人柯培元的「熟蕃歌」,以及林幼春抗日意識強烈的詩作「送蔡培火、蔣渭水、陳逢源三君之京」,作為大學國文的教材。廖振富認為,台灣社會近來談及「轉型正義」,這類文章就很適合拿來在課堂上討論。「熟蕃歌」說「人畏生番猛如虎,人欺熟番賤如土」,作者身為清朝官員,卻對漢人移民欺壓台灣原住民,有很深刻的反省和批判,值得現代人深思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dlp68ps80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